在制藥生產中,除菌過濾器完整性測試是保障無菌安全的核心環節。本文將聚焦完整性測試失敗這一關鍵問題,與大家一同剖析導致測試失敗的種種原因,并探討相應的應對決策,為制藥生產的安全與質量保駕護航。
如果除菌過濾器通不過完整性測試,有可能是損壞了,但還有其他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,包括儀器問題、管路密封性、人員操作(如組裝不正確,參數設置有誤等)和潤濕不完全等。過濾器失敗調查和再次測試步驟應被記錄。
潤濕不充分可能是由于過濾器沖洗不充分,沒有浸濕所有的孔,如果是使用后的測試,還有可能是過濾器吸附了疏水性的污染物,或是其他配方組分改變了濾膜的表面潤濕特性。潤濕特性的改變可能會影響完整性測試表現。例如:管道材料可能會進入產品流中,被濾膜吸附,或者產品殘留未清洗干凈,影響了膜的潤濕性質,從而導致完整性測試失敗。
為了獲得合適的完整性測試結果,過濾器的多孔結構應被完全潤濕,因為完整性測試方法的物理本質依靠的是氣體流穿過潤濕液體層。濾膜的潤濕會受以下因素影響:
膜聚合物:有些聚合物比其他種類容易潤濕,依賴于膜材的臨界表面張力。
孔的大小:孔越小越難潤濕。
潤濕流體:某些潤濕流體可能與聚合物矩陣有相斥的相互作用。
產品殘留或污染物:產品殘留物或污染物會改變膜聚合物的親水性,排斥潤濕流體或降低表面引力。
壓力條件:應該遵循生產商的壓力推薦值以使膜完全潤濕。
溫度條件:溫度影響潤濕流體的表面張力。
除了上述這些,還可能有與工藝或應用相關、而生產商的使用描述沒有涉及的因素影響完整性測試。
為了區分過濾器損壞和可能造成“假失敗”的其他原因,應采取以下核實步驟:
是否選擇了合適的完整性測試方法,使用了正確的測試參數? |
是否使用了正確的潤濕流體和潤濕程序? |
測試系統是否無泄漏? |
過濾組件的溫度在測試過程中是否保持穩定并處于規范內? |
·如果過濾器完整性測試再次失敗,可使用以下步驟:應用更強力的潤濕條件,增加沖洗的體積/時間,增加壓差和(或)應用背壓
·如果過濾器完整性測試再次失敗,可使用以下步驟:
- 使用低表面張力的參考流體進行完整性測試,以確定濾芯可潤濕性變化與濾芯完整性無關
- 如果使用參考流體過濾器不能通過測試,則過濾器不能通過測試
如果過濾器在上述失敗分析中任何一點通過完整性測試,該過濾器可被視為完整的。
轉載:艾里奧斯公眾號